李佃貴,(1950-),張家口蔚縣人,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醫濁毒論創始人,全國勞動模范,第三屆國醫大師,全國首屆中醫藥高校教學名師,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獲得者,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河北省應對新冠肺炎中醫藥專家組顧問,河北省科協會士,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中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衛生部、科技部科技評審專家,教育部高校設置委員會評審專家。2017年河北十大新聞人物。
全國第三至六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省管優秀專家,省突出貢獻專家。河北省第六、七、八、十屆政協委員,第八屆人大代表。原河北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正校級)兼河北省中醫院院長、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院長,現河北省中醫院名譽院長、河北省胃腸病研究所所長。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脾胃病科)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濁毒證(慢性胃炎)重點研究室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脾胃病科)、重點學科(中醫脾胃病學)主任。
中華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兼李時珍研究分會名譽主任委員,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中國民間醫藥研究開發協會學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聯濁毒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會長,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河北省健康養生文化產業促進會會長,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河北省醫養結合促進會會長,河北省中醫學會副會長,河北省醫學會副會長,河北省醫師協會顧問。曾榮獲“中國醫師獎”、“中醫傳承特別貢獻獎”、全國老科協”突出貢獻獎“等多項榮譽稱號。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50余年,尤其擅長脾胃病的治療,首創“中醫濁毒理論”,指導治療多種疑難雜癥,療效顯著。指導、發表科研論文400余篇,主編各類院校教材10余部,學術專著40余部,獲批專利多項,獲各類科技進步獎30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