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預約,優先就診。
提交預約后,5-10分鐘內客服將會與您聯系,確認預約詳情,請耐心等候。
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大街200號(德勝門城樓東北角)
國醫大師顏正華1940年7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北京德勝門中醫院特聘顧問。從事中醫藥工作70余年,執教50余年,為中醫藥事業做出了杰出貢獻。
執著臨床,活人無數
顏正華教授常說,診病療疾是醫生的工作,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他從不忘記自己是一位醫生,醫生就要多為病人著想,急病人之所急。他認為,臨床實踐是中醫的根本,中醫離開了臨床實踐就失去了根基。他還認為,一個稱職的醫生要德高技精,既要有精湛的醫技,更要有良好的品德。修仁德,精醫技,服務社會,普助蒼生,是醫生的信念。他不但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70余年的岐黃生涯中,始終將臨床醫療作為自己工作的主旋律。
20世紀50年代中期,顏正華教授從事中醫教學工作,主講臨床中藥學。他在認真搞好中藥教學工作的同時,仍然重視臨床實踐,將臨證診病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之一。此后,他無論是在南京還是在北京,總是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中抽出時間為患者診病療疾;蚨ㄆ谌メt院出門診,或帶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臨床實習,或利用休息時間為上門求醫者診治,或與同事們一起到基層巡回醫療,處處都可以見到他為患者把脈診病的身影。
勤奮教書,培育人才
20世紀90年代,當顏正華教授被確定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后,他更是注重臨床,全身心地投入到臨床帶教與指導徒弟診治疾病的工作中。每周數次,按時出診,從不耽誤。即便是在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流行的日子里,他也毫不退縮,依然堅守崗位,帶著徒弟們出診。當時有的徒弟曾勸他停診,以防不測。他卻說:“沒事的,‘非典’屬瘟疫類疾病,不必懼怕,日本侵華時期曾有瘟疫流行,那時我在家鄉行醫,還不是照樣應約出診,只要自己注意預防就行了。”后因他曾為一名患“非典”疾病的學生診治過,衛生防疫部門通知他必須在家進行“醫學隔離”時,他才不得不停診。
直至21世紀的今天,顏正華教授雖已年過九旬,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念,不顧年邁體衰,堅持每周出半天門診,一面為患者診治疑難雜病,一面指導徒弟及學生學習中醫診察辨證的理論和技術。其言傳身教,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欽佩!
成績卓著,享譽大師
顏正華教授專工內、外科,兼及兒科。近30年來,他獨重中醫內科、中醫兒科,兼及中醫婦科,尤擅治中醫內科雜病及疑難病證。他遣藥組方,知常達變,在平淡中見奇效,為患者開出了一個又一個佳藥良方。他主張在藥治的同時,要調飲食,暢情志,慎起居,以鞏固或增強療效。他推崇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并把它貫穿于診病療疾的各個環節。漫長的臨床實踐,鑄就了他辨證細膩、用藥精當、綜合調治的獨特風格,展現了一個又一個治驗案例與驗方,留下了十分寶貴的臨床經驗,不但為患者解除了病痛,而且豐富了中醫藥寶庫。
顏正華教授這種注重臨床實踐的牢固信念和從不脫離臨床實踐的執著堅守,不但對后學如何學好中醫中藥大有啟迪,而且為后學樹立了熱愛本職工作、無怨無悔地為傳承岐黃之術而努力奮斗的光輝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