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預約,優先就診。
提交預約后,5-10分鐘內客服將會與您聯系,確認預約詳情,請耐心等候。
北京市西城區德外大街200號(德勝門城樓東北角)
說起駐豫全國人大代表中資格最老的代表,非第二屆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顧問國醫大師唐祖宣莫屬,他先后當選為第七屆、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累計提交議案和建議1007件。
國醫大師唐祖宣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中來自基層的中醫藥工作者,我最關注并積極奔走的一件事兒,就是為我國中醫藥發展立法。”那是在1983年,中醫學家董建華等人大代表就提出為中醫藥立法的建議。在與其它老專家不斷交流中,唐祖宣參與到這項工作中,開始為中醫藥立法奔走。
為掌握法律知識,唐祖宣參加全國人大組織的培訓班,認真學習和深入調研,為中醫藥立法提供了翔實材料。1999年3月、2000年3月、2001年3月。他多次聯合其他代表建議國家加快中醫藥立法步伐,盡早出臺“中醫條例”,制定“傳統中醫藥法”。2003年4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經國務院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后正式頒布實施。
但這還不夠,唐祖宣為中醫藥立法繼續奔走。他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效力位階較低,其法律效力受到一定限制,不能全面統籌中醫、中藥以及資源保護與利用的協調發展,中國缺乏一部綜合性的中醫藥專門法律。
唐祖宣說,由于中醫缺乏法律保護和有效傳承,面臨越來越多的發展難題。一些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卻無法通過考試取得醫師資格;一些醫療機構中藥制劑品種出現明顯萎縮;中醫藥人才培養途徑比較單一,人才匱乏;中醫藥理論和技術方法的傳承、發揚面臨不少困難……
唐祖宣說,現在最大的難題是人才匱乏,許多中醫不是“科班出身”,散在民間。2015年他去很多省份調研時,專門尋找這些“民間高手”,了解他們的現狀和訴求。“目前,全國有15萬名有一技之長的民間中醫,拿不到行醫資格證,其掌握的藥方也難以傳承。希望國家盡早通過完善立法等措施,幫他們找到傳承技藝和發展的平臺。”
去年有兩件事兒讓他倍感振奮:諾貝爾獎讓全世界的眼光都關注到了中醫藥;2015年底,《中醫藥法(草案)》終于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目前,《中醫藥法(草案)》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已進入最后立法程序。唐祖宣終于看到了中醫藥立法的曙光。
同時唐祖宣和北京德勝門中醫院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當時他了解了北京德勝門中醫院中醫藥發展的相關情況,特別是感受到中醫院在發展中醫藥事業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所背負的強烈使命感后,決定在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開工作室并且收徒,以便更好地傳承發揚自己所學,也為中醫事業發展盡一份力,惠及多方百姓。
最后唐祖宣說“30年,我從一個年輕人變成了一個老頭兒。”他感慨地說,中醫藥立法,事關行業存亡興衰,“不能再等了,中醫藥的發展拖不起。”